Close

境外保單的真相:財務顧問解析高報酬、節稅與傳承背後的風險

境外保單聽說高報酬又可以節省遺產稅?

這幾年,越來越多老闆在做資產規劃時,會接觸到「境外保單」這類商品。不少人一開始的印象是:報酬率不錯,聽說又有機會節省遺產稅,感覺是個兼顧收益和傳承的選擇。

但事實上如果沒有事先釐清,可能會在未來使用或傳承時,遇到原本沒預料到的限制。因此,今天我想透過一位實際案例-李老闆的故事,帶你一起看看,境外保單在看似合理的包裝下,有哪些地方需要多留意。

(本文部分法律觀點,感謝 何昀樺律師 提供專業諮詢)

Pocast收聽連結:EP024 境外保單聽說高報酬又免稅 feat.何昀樺律師 高資產族群必修課 老闆的NG保單冠軍


起點:李老闆的資產增長焦慮

李老闆今年42歲,是一家快速發展的電商公司創辦人。他對電商市場的脈動極度敏銳,公司業務也因而蒸蒸日上,為他帶來了豐沛的現金流。然而,每每看著公司戶頭與個人帳戶中那筆「閒置」的資金,他就開始感到焦慮。

有天他告訴我:


「Nell,這些錢放在銀行,利率低得可憐,我覺得是在浪費它的價值。希望能找到一個讓錢滾錢的工具。」


不久後,李老闆某位商會的朋友向他推薦了一份境外保單。這位朋友提供的保單DM,數字非常亮眼,每年分紅可以超過6.5%。同時,對方還特別強調:


「李老闆,這份保單除了能幫你高效累積財富,未來還能當作傳承資產,幫你省掉遺產稅,好處真的很多!」


這方案完美擊中了李老闆心中的兩大需求:一、有吸引力的投資報酬率;二、兼具資產傳承的便利性。

延伸閱讀:創業老闆薪水該怎麼算?小企業老闆必學的3個財務技巧。


對正值事業巔峰、家庭也很穩定的李老闆來說,這張境外保單看起來幾乎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財務工具,保障、增值、傳承,一應俱全,聽起來沒有不買的理由。他幾乎就要簽約了,但心裡總覺得不夠踏實....


知更鳥醫師的視角:拆解境外保單的常見迷思

看完李老闆的故事後,我想和閱讀文章的你,一起建立個重要的共識。

其實,當討論起境外保單時,常會有人說它並不合法或是詐騙!但,不是這樣的。並非所有境外保單都是詐騙或有問題。它們其中,甚至不乏,許多信譽良好且合法經營的國外保險集團所推出。


但關鍵問題在於:你的人,是生活在台灣!


所以得三確認的,不是「這張保單在海外或是註冊國到底合不合法」,而是這張保單,一旦在台灣販賣,是合法的嗎?受台灣法令保護嗎?甚至,台灣的包含保險遺產等等稅法,皆可適用嗎?


因為只要上述皆非,也就是我國主管機關並不核准,它就直球落入法律的灰色地帶,當然,屆時若投保有爭議,台灣的金融保障機制也將無法保護你。



而前面所提到的關鍵問題,也就延伸出實務上最常見的三個迷思,接下來我們一同來釐清:

迷思一: 稅務的「美麗誤會」

這是最多老闆搞錯的一點。在我的諮詢經驗裡,超過九成的人都曾以為:

「買境外保單就可以避掉遺產稅」(多半是聽朋友說的,甚至還有人說是保險業務員保證的。xd)

但很抱歉,這其實是個稅務誤區

依照台灣的《保險法和遺產贈與稅法》,只有經金管會核准的「國內保單」,其給付金才有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稅務優惠。


但,境外保單並不符合金管會規定,也沒有核准字號。(也就是在台灣不合法拉XD)

圖片來源:金管會新聞稿

所以你買的境外保單,對國稅局來說,它不能被視為合法保險,而是種海外資產。既然是資產,那發生繼承時,自然要併入遺產申報。如果你還想透過這類商品來避稅,結果很可能是白忙一場,甚至被國稅局補稅加罰款。


這點對企業主特別重要,因為通常為了節稅,往往投保金額通常比較高,當然風險也相對更大。


迷思二. 被忽略的匯率與真實成本

很多人一看到「6%」、「7%」的字眼眼睛就亮了,但卻沒注意到那個小小的「%」後面,其實跟著外幣符號。

外幣的報酬率雖然看起來不錯,但你身在台灣,未來的花費、投資、生活所需都是新台幣。一份長達數十年的外幣資產,其真實報酬率必須把「匯率」這個最大的變數考慮進去。


我見過不少案例,客戶每年賺了微薄的利息,卻在匯兌過程中,賠掉了大筆的本金。當然,這還不包括未來可能產生的跨國匯款手續費、帳戶管理費等,侵蝕獲利的隱藏成本。


除此之外,境外保單的閉鎖期(就像台灣儲蓄險,某段期間內解約會損失本金),相比台灣也會比較長。

 延伸閱讀:現金流就是公司的呼吸! 3 步驟打造健康現金流。


這對於小企業主來說,得特別謹慎。因為你可能三年後要擴點、五年後小孩要出國讀書、或突然需要一筆大額資金。如果這時候資金被鎖住,想解約卻得承擔重大損失,反而讓整個規劃變成了財務壓力。


迷思三. 法律上的「遠水救不了近火」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便這張保單的內容、公司、制度,在它的註冊地都是合法的,

但:「如果今天發生理賠爭議,或保險公司經營不善,你該怎麼處理?」


境外保單合約,適用的是保單發行國(可能是香港、新加坡,甚至是百慕達)的法律。也代表著,若爭議發生,你得跨海聘請律師、花費高昂的成本、投入大量的時間,去進行一場你可能完全不熟悉的跨國訴訟。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條維權之路太過遙遠且昂貴。「法律保障」這四個字,在境外保單的場景下,往往是看得到,卻摸不著。


面對境外保單,我會建議你這樣做

若你和李老闆一樣正在考慮或已持有境外保單,我會建議:

  • 進行一次「財務健康檢查」:
    和你信任的顧問好好坐下來,把這張保單攤開來看:它的法律地位是什麼?有沒有稅務風險?

    現在這份保單,真的還是你當初需要的那個東西嗎?還是說,其實你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保單,而是另一種資產配置方式?

  • 確保資產的「主控權」:

    確認保單正本放哪裡?繳費證明有沒有整理好?你跟業務員之間的聯絡紀錄,自己這邊有留嗎?更重要的是,你的家人知道這份保單的存在嗎?知道它放在哪裡嗎?

    一份資產要能真正守護我們,前提是它不能只靠業務員的良心,也不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 建立退場或應變計畫:

    如果哪天真的急用錢,或者碰上匯率劇烈波動,你有辦法把這筆錢拿回來嗎?手續會怎麼走?會被扣多少費用?有沒有流動性風險?

    這些問題,最好現在就想清楚,而不是等到真的需要用錢時才開始慌張。


境外保單,其實照見了老闆們心中兩個深層渴望

雖然這篇文章是從境外保單開始談起,但寫著寫著,我其實想認為更多像李老闆這樣的小企業主,心裡兩個最真實的渴望:

一是-我賺的錢,能不能打贏通膨、還幫我多賺一點?

 

二是-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的家人、還有我自己,未來比較不用怕?


境外保單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看起來能一次滿足這兩個需求。但實際深入後你會發現,風險與法律問題並不少,常常看似捷徑,走起來卻是繞遠路。


那我們該怎麼做?


我會建議正在努力打拼事業的你-先把緊急預備金和短期資金需求準備好,確保基本安全網穩固之後,重新檢視整體資產配置


包括:哪些資產是長期有成長潛力的?哪些商品(像是過度比例的儲蓄型保險)其實報酬偏低、彈性不足?


讓資金流向你真正理解、也能陪你走得長遠的標的,這才是穩紮穩打的開始。



參考資料:

金管會呼籲消費者勿購買未經主管機關核准之境外保險商品

億元境外保單未申報遺產稅 補稅加罰鍰逾3,000萬元

保險法第112條

遺贈稅法第16條


嗨,我是浩芮(Nell),

台灣首位結合「小企業」與「個人」財務的國際理財規劃師(CFP)。我專注「陪跑式企業顧問服務」,協助中小企業建立現金流管理系統、評估貸款效益與優化資金配置,針對不同階段的經營需求,設計完整、可落地的財務解決方案。。目前,我已協助多間科技製造、餐飲、室內設計、工程行等企業穩健營運,妥善配置金流,同時也為企業主提供優質的財務規劃,歡迎與我預約30分鐘了解財務規劃流程,實現企業穩健營運和創業後能安穩退休的夢想。


想了解如何知道如何打造你的財富第二引擎嗎?

趕快預約30分鐘免費線上諮詢。


填寫表單與我預約30分鐘諮詢。


加知更鳥官方賴好友和我有更多互動



創業財務規劃服務內容

個人財務規劃服務內容

知更鳥的3大堅持



延伸閱讀:

Pocast收聽連結:EP024 境外保單聽說高報酬又免稅 feat.何昀樺律師 高資產族群必修課 老闆的NG保單冠軍 

Pocast收聽連結:  EP019 公司被挪用上百萬?-吳怡霈AB合約事件 / Gary Vee 自媒體行銷心得

 延伸閱讀:政府補助貸款該「貸好貸滿」嗎?-寫給現在不缺錢、又想預備風險的小企業老闆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