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糖衣,你的毒藥- im.B借貸媒合平台詐騙

每個甜頭都有代價。

如何在付出代價前清醒,是未來每個人的課題。




假設你有個鄰居,他天天把牛皮紙袋套頭著出現在你面前。你對他了解不深,只能靠牛紙袋上面寫著的匿名,年齡,職業來認識他。

某天他開口向你借個10萬,並且表示因為信用有點瑕疵,所以利率給高一點,大約16%左右。

這時候,你願意借出這筆錢,並換取高於行情的利息嗎?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拒絕。

我可能還會賞他一記天馬流星拳。


這狀況劇,就是站上新聞頭條的吸金詐騙事件-im.B不動產債權媒合平台劇碼。受害民眾總共被這齣詐騙劇吸金25億,且後續恐怕無法追討。


im.B 借貸媒合平台如何運作


im.B是個P2P資金借貸媒合平台,運作方式如何? 我們搭配圖簡單舉個例子



1.缺錢100萬的屋主(代號A),向im.B登錄申請借款媒合。


2.有大筆閒錢的人(代號:B,原始債權人)將資金借給A,將房子設定抵押在B名下,藉此B取得高額利息。

3.最後,B又將100萬的借據,切割成例如10(我們講債權憑證),吸引其他人C來投資,同時也將A支付的利息,部分轉付給C。




im.B的角色,說穿了就是個資金借貸資訊仲介(類似民間二胎),把需要借錢和有閒錢的人媒合起來。假設誠實經營,獲利方式大概會類似591網站,單純賺取手續費或廣告費用。


但引爆im.B的其實不是單純借貸媒合行為,而是兩個關鍵點:


1.根本不存在債權

2.超賣




im.B說明會裡指出,有95%的債權根本不存在。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借貸行為借款人和原始債權人不存在結果就是不會有人支付號稱16%的利息。


im.B平台不僅透過業務分潤方式強化招攬,吸收新投資人,還將這些資金再匯進由im.B本身偽裝成的假原始債權人戶頭,拿來補前面投資人的利息藉此取信民眾持續吸金直到水到渠成捲款而逃。


(圖片來源:im.B官網,目前已被摘除)

而少部分真正有擔保的債權(拿房子抵押的),可能還有超賣嫌疑(有點像超賣機位的概念),明明有房子擔保的債務為100萬,業務卻賣出200萬憑證給投資人,以致於違約時造成本金根本無法取回。(此為簡單舉例)


聰明的讀者一定能察覺,在有問題的平台營運模式裡,一般投資人握有的資訊非常不對稱,權益非常薄弱,假設出問題求償是難上加難。


兩步驟引導思維防詐騙


這世界不乏利用人們想打造被動收入和財富自由的慾望,而發財的人。

 

相信類似詐騙案未來不會只發生在借款平台,只是科技的進步卻又讓資訊真假難辨。最後,唯一能依賴的是民眾自身的判斷力和邏輯思維。

面對號稱打造高被動收入的誘惑,我們能用兩步驟自問自答做好投資前的:

延伸閱讀:寫給配息族的心內話:高品質的被動收入,不一定是股息!




第一步-Why


1.為什麼,平台要提供高於業界的利息?

2.為什麼,有人肯付16%的利息?

3.為什麼,銀行不肯借給這些人?


從第一步,我們就發現許多關乎風險的重要訊息例如:貸款人是誰?交易真的存在嗎?房子就算有抵押,你的清償順位是第幾個?前面排十個人嗎? 無從得知。


又或者金融機構基於什麼角度不願意貸款給這些人?連租賃公司不想要承擔的風險,我願意接受來換取報酬嗎?


第二步-What


1.im.B來說,他有什麼好處?能負什麼責任?

2.投資im.B我的報酬和風險比例為何?


類似im.B的P2P網路借貸,相較美國P2P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在台灣主管機關不明,只有在20195家業者共同簽屬一份「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業者自律規範」,而目前不清楚im.B是否有簽署這項協議。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將錢交給im.B事實上算是一種投資,非存款性質,所以不負歸還責任。

總之,套句金融業萬用句,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延伸閱讀:親愛的,不是手上有借據,對方就得乖乖還錢!-瑞信AT1債券減記



來自Im.B詐騙案的警示


Im.B事件的發生,顯現龐式騙局吸金詐騙的細緻化,也照映出在物價漲薪水不漲的年代,台灣民眾對於被動收入與財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


隨著科技進步,未來人們不只要更警惕投資風險,還得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只有透過正確且務實的規劃與財務認知,才能真正實現被動收入和財富自由的目標,而不會墮入有心人士設下的陷阱,無端損失多年拚搏工作累積來的資產。

 

畢竟,天下不存在買蔥送豬肉的美事。




想知道如何正確且務實地進行財務規劃

歡迎點我預約30分鐘免費諮詢


關於知更鳥

知更鳥的服務項目


參考資料:

1.台灣證交所

2.受害者影片

3.相關報導







張貼留言

0 留言